《如何戰勝苦難》由梅根敏敏姊妹撰寫,是一本平易近人的勉勵書籍。敏敏姊妹身為一位基督徒,真誠分享她對苦難的深刻思索,帶領讀者從不同面向來理解苦難的原因,並提供如何面對與超越苦難的實際方法。本書不是一本嚴肅的神學探討,而是從信仰實踐者的角度,以生活化、易懂的方式傳遞她的思考與領悟。
書籍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以「為什麼是我?」為題,探討了苦難的起源和人面對苦難的心路歷程;第二部則提供了戰勝苦難的五種實際方法,包括戰勝害怕、卸下憂慮、練習喜樂、信靠神、與神連結,並在最後總結如何重新看待苦難。
本書的內容適合在低谷期的讀者,用慢讀的方式來吸收與內化。敏敏姊妹強調,閱讀本書不在於追求快速解決問題,而是以輕鬆的步伐細細咀嚼每一個篇章。她並不自詡為苦難的專家,而是以一位「信仰中的同行者」身分,邀請讀者一起在信仰的基礎上尋找答案、尋求力量。敏敏姊妹的這本書,猶如一扇窗,為在苦難中的人帶來一絲溫暖的光,提醒著我們在艱難中仍能依靠神、保持堅定的信心與盼望。
【目錄】
第一部曲為什麼是我?7
第1章為什麼是我遇見苦難?9
第2章苦難5期27
第3章苦難的種類&心靈的苦難55
第4章如何面對苦難中的人?99
第二部曲戰勝苦難的5個方法129
第5章方法1—戰勝害怕131
第6章方法2—卸下憂慮151
第7章方法3—練習喜樂161
第8章方法4—先相信神189
第9章方法5—與主連線209
第10章苦難之後239
感謝246
關於作者249
附註251
【作者介紹】
梅根敏敏(MeganMinmin)
是位作家、設計師、基督徒。熱愛美學、文字與音樂。出生並成長於臺灣,畢業於臺灣科技大學設計系及設計研究所。曾在上海金石盟珠寶公司擔任設計經理;現任多倫多FAMGO設計事務所的聯合創始人。目前與先生和兒子,居住在加拿大多倫多。自幼信主30年,在教會擔任宗教教育及輔導老師16年。
敏敏的座右銘:「我是個平凡的女人,但我有位不平凡的神。」
【其他資料】
為什麼要讀這本書?
我能不能先問個蠢問題,為什麼書海茫茫你選擇了這本書?假設你已經讀完了這本書,你會有什麼收穫?對你有什麼好處?
我知道你或許不是自願讀這本書的,可能也沒興趣聽一個基督徒婦人談什麼人生道理或值得的方法。若是自願,我要感謝你選擇這本書!我很佩服你,願意拾起這偏重口味的主題閱讀它;特別是正在苦難中的人,讀它,可能需要一些勇氣。因為我不認為這是一件簡單的事,畢竟這不是個清淡甜美的話題。
「如何戰勝苦難,不應該是一本厚實又堅硬的大書嗎?」我原先也這麼想。但實際上,胃發炎的人,無法對大魚大肉,大快朵頤的享用,只能細嚼慢嚥的吃著白粥、白饅頭或白吐司;又如腳骨折的人,腳上裹著石膏、手握著撐著拐杖,寸步難行,只好一步步慢慢走。我們在苦難時也是如此,要消化與吸收貌似正常而營養的內容,變得格外無力與艱難。因此,我們需要少量的文字、緩慢的步調;這也是為何這本書不厚重的原因;希望透過一本小書,為你減輕一點負擔。
如果你正巧處在人生的低潮期,你若不介意,可以慢慢地讀這本書,一週一章已經很了不起了;如果讀到痛點,不想看,可以直接蓋上書,做點喜歡的事。如果正中需求,我們一起停下來,想一下。如果還沒做好心理準備、或沒有想進一步聊苦難話題,也先不要讀這本書。
屆時,若你讀完了這本書,歡迎你讀後來信與我分享,你的苦難故事、或戰勝苦難的經歷;不論如何,你舒適自在最重要。
本書純屬外行、業餘及非學術的分享,不是從傳道(牧師)或神學家的觀點著筆;而是從一位基督信仰使用者(信主30年)的角度書寫。原本是我用來自我鼓勵與反省的31本信仰筆記,在疫情期間花了2年時間,整理成電子檔、丟掉所有筆記本、寫作濃縮成書;《如何戰勝苦難》是先完成的第一本。我必須強調,我只是一個平凡的基督徒,既非最具寫書資格者,也不是戰勝苦難的專家或權威;我也與你一樣,是個關注苦難議題的人。就好像有人特別關注環保、政治、或哪裡有特價一樣。我並非要證明我說的是對的、也沒有任何教導你的權利、而你也不需要我的建議(我是哪位啊?)。尤其,苦難的問題是最難回答的;說實在,我也回答不了,那這本書是在哈囉嗎?
我相信,我們能成為「戰友」,在學習的路上,持續的尋找答案並追求真理;一起成長、激勵,一同戰勝艱難!至少我們能透過基督教的經典—聖經,找出裡面的圖樣(pattern),彼此共勉,為需要的人開啟一扇光明的窗,不管這扇窗是大是小,不論這聲音是微弱是強盛,終究幫的上一點忙。其次,基督教是一個以男性聲音為主體的宗教信仰,我們需要一些女性的聲音。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COVID-19),於2020年1月爆發。(筆下2022年,本章是快完書才寫完。)這2年疫情讓全世界彷彿按下了暫停鍵,甚至是關機鍵,人們的生活型態被迫改變。我住在加拿大多倫多,正經歷第四次封城,是本地疫情以來最嚴峻的狀態,政府與民眾皆十分無奈,世界各地都大同小異。處在疫情,人們有說不出的苦楚,但又不得不與苦難共存、苦中作樂。苦難的擴大,也造成罪與恨的擴散;但這些都只是苦難的冰山一角。
寫本書的動力,我知道有點肉麻,是因我愛我的神,我想為主寫書!雖然我愛的方式、行動與能力,遠遠不如眾聖徒與眾信徒。此外,看著許多人在受苦,使命感持續在心中燃燒,疫情期間,決定透過文字分享,來安慰與幫助身處在苦難中的人。
坦白說,寫書的過程,我也歷經了低潮,甚至想要放棄乾脆不寫了。不論是因書中採集故事時,所延伸的共情效應或個人因素。但至終,靠著聖靈的禱告,聖靈非常充滿、靈言流利,主耶穌給我力量,驅動我寫完。我就一跛跛地寫完了這本書。哪怕最終只安慰到幾個人,對我來說就值得了、足夠了!
【讀者心得分享】
讀書心得:《如何戰勝苦難》——我與一顆炙熱靈魂的相遇
文/楊十
讀完《如何戰勝苦難》,像是在與一顆炙熱又通透的靈魂對話。這不只是一本「教你如何走過苦難」的書,而是一封封寫給受傷靈魂的信。每一頁都讓我有「你怎麼這麼懂我」的感覺,也讓我不得不反思:我們所經歷的痛,是否也能成為祝福的種子?
書中最打動我的是這句話:「神國,是身處在苦難中,那內心的平安。」這不只是文字上的安慰,而是走過苦難後的人才能說出來的信仰實話。我曾在考研的壓力、朋友的背叛、家庭的動盪中掙扎,一邊禱告、一邊痛哭,但也因此體會到,真正的信仰不是風平浪靜時的讚美,而是在最難時刻,仍選擇信靠的堅持。
書中提到的「苦難五期」,像是對我過去幾年的心靈紀錄整理。從震驚、否認、憤怒、悲傷,一直到最後那個「驅動期」——你開始設定新目標,開始為神的國度重整腳步。那一段真的讓我覺得,我並不孤單。耶穌也走過這條路,我們每一個流淚的腳步,都有人走過,也都被祂看見。
你寫:「我們能成為一起尋找答案的戰友」,這句話讓我破防了。因為很多時候,我們不是不願堅強,而是太缺理解。書中強調要聽見女性的聲音、尊重每個人的痛,還說「你舒適自在最重要」,這些話好溫柔,卻又如此有力。不是空洞的勉強和標語,而是帶著真誠的同行與接納。
關於思考與信仰的部分,我也特別有共鳴。你提到過度思考有時會讓人陷入牛角尖,我也常懷疑:到底是聖靈的感動,還是我自己的委屈?但書中教我去面對這個拉扯,而不是逃避它。當我們願意承認自己軟弱,願意誠實地問問題,也就走在了信心成長的路上。
讀到你寫:「有的時候,別人不是不疼你,而是他們不曉得怎麼疼你。」我真的哭了。很多人會對處於苦難中的人說「這有什麼好難的」,但正如你所說,三歲的失去和三十歲的失去,本就不能比較。這本書讓我學會一件事:不要讓自己活在他人的評價裡,而要學習看見神對我們每個人的特別安排。
第七章關於「深層快樂」的描寫也讓我非常感動。快樂不是短暫的刺激,而是經歷過風暴之後,仍然願意倚靠神、選擇相信、繼續前行的那份「電力十足」的喜樂。當我們經歷過從甜到苦、又從苦轉甜,我們才真正懂什麼是「主是我力量的源頭」。
最後我想說,《如何戰勝苦難》不是一本告訴你「快點走出來」的書,而是一本陪你一起蹲在低谷裡,然後輕聲說「沒關係,我們慢慢來」的書。它幫助我整理自己的信仰地圖,也讓我重新找到與神關係的節奏。在書的最後,我看見了自己,並願意繼續堅持下去。
願這本書也能成為你苦難中的一道光,一個同行者的聲音。
若非腓利門書房或真耶穌教會出版的商品,可能會變成無現貨但可下單,建議下單前請先告知聯繫。若確認缺貨或絕版,將為您安排退貨;可補貨需2-3天。
急件需求或確認庫存請聯繫:電話 +886-4-2245-4043,Email: philemon@tjc.org.tw。或是網站的客服中心
如商品有裝訂或缺頁瑕疵,可聯繫我們退換貨,不受七天鑑賞期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