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22✦瑪拉基書中人與神爭辯

商品編號:C122
ISBN:9786269977871
作者: 張天賜
出版社:腓利門書房
出版日期:2025-10-16
語言:繁體中文
平裝/21×15cm/264頁/單色印刷/370g
腓利門書房 對神的認識與反思,要越辯越明。
NT$315~NT$350
商品編號: C122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此商品 「 最高 」可以折抵紅利 315 點 (約等於 NT$315 )
商品介紹

我們會在脆Thread與人爭辯,但早在瑪拉基書裡面,就有類似的狀況,在《瑪拉基書中人與神爭辯》一書中,揭開了一場跨越時代的對話。當神說「我曾愛你們」,人卻反問:「祢在何事上愛我們呢?」這段超越千年的提問,也是今日信徒的心聲。張天賜弟兄以深刻的洞察,帶領讀者重新走進《瑪拉基書》六場爭辯的現場——從神的愛被質疑,到祭司失職、百姓背約、質疑公義、虧欠奉獻、認為事奉徒然,每一場辯論都映照出人心的冷淡與信仰的偏離。我們是否也在與神爭辯,卻未察覺自己早已遠離? 張天賜弟兄在書中以嚴謹的經文考證與屬靈省思,梳理了瑪拉基書的時代背景與屬靈脈絡,帶領讀者理解爭辯背後的愛與警告。而書末更延伸出「耶和華的五大宣告」,作為六場爭辯的回應與總結。當人一次次質疑神的愛、公義與信實時,神仍以宣告回應祂不變的旨意——祂的審判必要臨到,祂的公義必被顯明,祂的子民仍有得救與更新的盼望。這五項宣告不只是對古代以色列的回應,更是神在今日對祂子民再次發出的提醒:在爭辯之後,祂仍伸出手,呼喚人回到那永不廢棄的約中。

即日起至2025/12/31止,凡購買《瑪拉基書中人與神爭辯》,即贈《耶和華憤怒的杯酒》(價值400元),兩本合購只要350元!

 

【目錄】

出版序 2

作者序 6

第一章 導言 11

第一節 耶和華與猶大人 13

第二節 猶大人信仰的困惑 21

第三節 猶大人被擄後的醒悟 32

第四節 耶和華恩典允諾的實現 40

第二章 人向神爭辯的背景和意義 53

第一節 人與神間的爭辯 53

第二節 瑪拉基書的時代背景 61

第三節 瑪拉基書的文學體裁與主旨 64

第三章 神與選民間的六大爭辯   68

第一節 論「耶和華愛其選民嗎?」 68

第二節 論祭司們的「不敬虔和背約」 97

第三節 論「百姓應忠於所立的約」嗎? 128

第四節 論「愛神、行義道者沒有盼望嗎?」 161

第五節 論「信仰轉向與奉獻」的觀念 201

第六節 論「事奉神的觀念和態度」 231

第四章 耶和華的五大宣告 248

第一節 神公義審判之日,必會降臨 249

第二節 義人和惡人必要分別出來 250

第三節 末日的審判,無人可倖免 251

第四節 末日,惡人遭罰時… 252

第五節 大而可畏的日子未到以前

神必差遣先知以利亞先來 253

 

【作者序】

瑪拉基書的主要內容,是耶和華與其信仰偏差子民間的對話,為父者懇切希望做錯事的兒子回頭。神剖心瀝血的苦勸,無非是要選民能回歸他們之間的「永約」,得到應允的福氣;但為子女者卻認為他們沒有背約、反向神提出抗辯……。

本書非為註釋而寫,乃針對昔日選民信仰之偏差、對照現今教會同靈一些錯誤信仰觀念和過失,提出針砭作互相之勉勵。因為今日基督徒受環境影響,常重視肉體享樂、眼目情慾、世上的虛榮等(約壹二16),致忽視正道,這現象和舊約末期選民所表現的頗為類似。因此,為匡正同靈的信仰態度,及時提出警告,似乎就比解說更重要了。

假若一個基督徒因受時代惡潮流所影響(來二1),忘掉其蒙召的意義和配得此恩當行的,只重表面博得他人之讚揚,而忽略基督要吾人信仰的實質內涵,重一己之利而忽視兄弟姐妹間當行的愛;尤其「因信稱義」、「信而受洗必然得救」觀念已深植人心,有不少基督徒都以為受洗後,就必得救、一切亨通了。因耶穌基督是慈悲憐憫、信實的,且祂是選民之父,其子民所行之錯行,雖一犯再犯,但因微小、不足道,故神必寬恕、不致遭災(參:彌三11)──某些信徒懷此錯誤觀念,實令人憂心。

至於對那些「故意犯罪(來六4-8)」、「沒有信心,無愛心或善行」(雅二14-17;約壹三14)的「假基督徒」而言,恐怕神的公義也必有彰顯在他們身上的時候。

昔日耶和華子民建立的猶大國滅亡前夕,已完全忘掉耶和華的大權能,也忘掉他們是神在世上唯一揀選的民族之尊貴性(申七6-7);但先知談話中,卻可清楚了解:耶和華看待以色列民如同祂唯一的配偶(參:何二19,三1)。因此,祂也希望其配偶能和祂同心、同行(摩三2-3)。

當主前六世紀,約雅敬和西底家兩王年間,國家遭受外敵蹂躪、危難時,選民卻不知效法希西家王在主前701年對抗亞述時:只倚靠神,耶和華就差天兵天將,一夜屠殺敵人十八萬五千人,使亞述王西拿基立終生不敢再踏入猶大一步的大神蹟(賽三七33-36);反而全民(包括首領、長老、祭司、利未人和婦女)為求平安,竟然將偶像置放於心中之地位勝過耶和華,仿傚外邦人祭拜牠們(結八5-16)。當百姓已全然忘掉耶和華昔日恩典、與他們的父子關係、和所立的「聖約」時,神的忿怒向他們發作,終至無可挽回(結十九章)。

現在重讀舊約歷史,對選民的無知、悖逆,實在心痛。這不值得警惕嗎?但遺憾地,今日尚有某些基督徒為讓經營的事業亨通而偏行邪道,甚至去算命、改名字、配合農民曆行事,這種信仰與昔日選民求助偶像又有何異?

從啟示錄的預言、馬太福音第二十四章內耶穌基督提醒的末世預兆、無花果樹比方、挪亞滅世前的現象,對照現今的國際情勢:以色列國經寒冬後,已開始長嫩葉。挪亞大水滅世前,世界淫穢、強暴、不法的現象已一一呈現;尤其啟示錄中的聖城新耶路撒冷已從天而降,神的帳幕已降在人間,神要與信徒同住,人要成為其子民(啟二一1-4)的真教會已穩固,有關「印」、「號」、「碗」的陸續開啟現象,不都十分明顯嗎?因此,末日耶穌基督的來到、公義賞罰的審判也將接連展開,「屆時祂要依各人所行報應各人,凡潔淨自己衣服的有福了,其可得到權柄、能到生命樹那裡、也能從門進城」(啟二二12-14)。親愛的讀者!這個基督徒最主要的盼望,不是吾人信主當努力以赴的目標嗎?

惟主後一世紀,當時教會中,曾有被保羅嚴厲批判:自以為具高度智慧的諾斯底主義(Gnosticism)、二元論思想(弗五6;西二8;提前六20)和只注重現實享樂、不相信人在末世會復活的以彼古羅思想(Epicureanism)(徒十七18;彼後二14、18-19),中古世代也發現存在於一些基督教派當中,造成信徒在信仰上的極大傷害。誠如彼得長老所言:他們私自引進異端的假師傅(彼後二1);約翰長老則稱這種思想是「敵基督」(約壹二18)。

但遺憾的,在二十一世紀的今日,這種致命的思想並未止息,反而有越來越興旺之勢:他們不但以現代高科技和自己聰明才智曲解聖經,甚至配合邪靈和鬼魔的道理懷疑聖經。雖然表面上他們仍敬拜基督,但卻更看重世俗的妥協和享樂,背棄真道、聽從魔鬼的道理(提前四1);甚至忽視了耶穌基督為拯救人類流出寶血的大恩,進一步破壞神極力要求世人的公平、公義和聖潔。

天主教教宗本篤十六世(Pope BenedictⅩⅥ)於2013年2月28日退位之前曾舉辦彌撒聚會,會中對全世界十二億天主教信徒做出三點呼籲:
1.「應譴責宗教之偽善者」;
2.「應拋棄教會的個人權威」;
3.「信徒間不可對立」。
並強調真信徒應以誠懇服事主,而不應為自己和會眾服務。天主教教義雖甚多偏離聖經,但其教宗之內心話清楚道出:今日天主教徒受世俗影響,信仰已敗壞。但自認基督信徒的你我,對照上述之呼籲,自己又好多少?

為匡正這些基督徒錯誤的信仰觀念,特以瑪拉基書中「選民與耶和華六次爭辯」的時代意義詳論之。因此,閱讀此書前,應先了解波斯時代選民的信仰狀況,再詳讀瑪拉基書,才能和本書意境相融合,得到更大的造就。

本書著作的目的,係以檢視同靈信仰為共勉,在「用愛心說誠實話」(弗四15),和「為討那察驗我們心的神喜歡」(帖前二4)之原則下舉例論述。雖純粹係以真理之角度說明,但仍不免有批判之言詞,若有冒犯尚請寬宥。

由於筆者才疏學淺,靈智不足,文詞、見解或有失偏之處,祈盼同靈不吝指正。同時對蔡慧如姐妹和江怡臻姐妹百忙中抽空校正,也致上十二萬分謝意。

願將一切頌讚、榮耀、尊貴,全歸主耶穌基督聖名。阿們!

教末 張天賜完稿於高雄

 

規格說明

若非腓利門書房或真耶穌教會出版的商品,可能會變成無現貨但可下單,建議下單前請先告知聯繫。若確認缺貨或絕版,將為您安排退貨;可補貨需2-3天。

急件需求或確認庫存請聯繫:電話 +886-4-2245-4043,Email: philemon@tjc.org.tw。或是網站的客服中心

如商品有裝訂或缺頁瑕疵,可聯繫我們退換貨,不受七天鑑賞期限制。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