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幕的傳承》一書由黃基甸傳道撰寫,帶領讀者深入探索神所設立的會幕,從建造材料、各項物件的象徵意義,到祭司的聖職穿著,細緻呈現了會幕的屬靈真義。會幕是以色列人在曠野中與神相會的場所,牽動著他們的日常生活,也反映著神的同在與引領。
黃傳道自神學時代便對會幕有著深刻的感動,認為會幕所包含的真理預示著教會的屬靈藍圖。透過逐一解釋各項物件——從約櫃、金香壇到洗濯盆、銅祭壇——黃傳道帶領讀者窺見其中的預表意義,如聖潔、救贖與事奉。這些物件在聖靈的帶領下成為靈性成長的教訓和啟示。
黃傳道指出,會幕的建造工程不僅是物件的組合,而是包含了祭司的聖潔生活和事奉心志。當祭司穿上細麻的聖服,象徵著純潔無瑕,這也提醒今日的信徒要以聖潔的心事奉神,與神保持密切的關係。
本書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引領信徒在聖靈中深入體會會幕真理,並激勵每位信徒在事奉中持守神的真理,活出神的榮耀。願讀者藉此書得著建造,在信仰上更堅固地與主同行。
【目錄】
出版序 2
作者序 4
目 錄 8
壹、神的帳幕在人間 10
貳、會幕的真理 20
一、建造的材料 23
二、會幕的構造 52
( 一) 院帷 60
( 二) 院門 65
( 三) 銅祭壇 73
( 四) 洗濯盆 84
( 五) 陳設桌 94
( 六) 金燈臺 106
( 七) 金香壇 115
( 八) 約櫃 129
叁、幕工告竣 147
【出版序】
會幕是一所流動的帳幕,是以色列百姓敬拜神的地方,百姓在這裡獻上各種祭祀,祭司在這裡潔淨自己,為百姓獻祭;神在這裡與摩西說話,向百姓傳達祂的旨意。在曠野時,當雲彩遮蓋會幕,神的榮光就充滿帳幕,百姓就在曠野安然居住;當雲彩從帳幕收上去,以色列人就起行。會幕,牽動著以色列百姓曠野生活的日常。
然而,會幕裡有什麼呢?
至聖所有「約櫃」。聖所裡有「金香壇、金燈臺、陳設桌」。外院有「洗濯盆、銅祭壇」。外圍有「院門、院帷」。
不能多,不能少,一切按照神所指示的製作、擺放,神要在這裡與以色列人相會。
這些看似平常的物件,按著神的指示樣式做好之後,大祭司按神的吩咐,在各物件上抹上膏油,每個物件才開始運作,顯出功能。會幕就要因神的榮耀成為聖(出二九43)。
希伯來書的作者這樣說:在會幕裡頭,一切供奉的事,本是天上事的形狀和影像(來八5),既是形狀和影像,我們更該細細察究其中的要義。相信藉由會幕的預表,我們可以窺知末世建設教會的籃圖。
本書作者黃基甸傳道在其神學生時代對「會幕」就生出了特別的印象,就好像被「託付」的感覺。從那時起,對於教會是什麼?在屬靈上有什麼特質?就深深的放在心中。
黃傳道在牧會之餘,仍不忘初衷,將會幕裡的各項物件逐章分解所預表的真義,讓我們從中得著教訓與引導。他最後提到,建造的工程有一個重點:祭司的服飾完成之後,幕工才告完成。
聖服用細麻做成,細麻預表聖潔。神的工人穿上這聖服,代表完全聖潔的樣式,才能在神面前挑起牧養群羊的責任。
我們在此末世,雖沒有祭司為我們獻祭贖罪,但神藉由聖經傳達祂的心意,藉由聖靈讓我們與祂連結。聖靈會教導我們明白一切的真理,在聖靈裡造就謙卑順服神的修養,使我們有根有基的仰望神,堅固的等候神。
求主恩賜每位存有事奉心志的工人,賜給靈明的心,時刻保守聖潔,在服事中愈事奉愈甘甜,至終與主的復活有分。也願神記念黃傳道筆耕不輟,「凡有的還要加給他」,期待有更多的作品造就主裡眾人。更願恩惠平安臨到每位愛主的門徒以及本書的讀者。哈利路亞,阿們!
若非腓利門書房或真耶穌教會出版的商品,可能會變成無現貨但可下單,建議下單前請先告知聯繫。若確認缺貨或絕版,將為您安排退貨;可補貨需2-3天。
急件需求或確認庫存請聯繫:電話 +886-4-2245-4043,Email: philemon@tjc.org.tw。或是網站的客服中心
如商品有裝訂或缺頁瑕疵,可聯繫我們退換貨,不受七天鑑賞期限制。